不满是笑意,再也不会只停留在他身上了。当灯盏那双大眼睛里有了一丝提防的时候,他就知道了,知道一切再也回不去了。
其实早在京城里收到夏王病重的消息时,不就已经知道?他的灯盏将再不是他的灯盏,再不是他圣朝定国将军之子,再不是圣朝未来的状元,再不独属于他一个人,而是夏国二皇子李戥盏,是夏国未来的王。
早就知道的答案,可当真正看到那丝提防的时候,他的胸口怎么会那么痛,怎么还是会那么难过?
“爹想求你赐虎符,封将军!”
“国父此话当真?”稚嫩的童声,好大的威仪。
彦成跪倒在地,头脸低俯,行君臣之礼,道:“当真!”
“待朕考虑考虑。”看着跪在地上的彦成,灯盏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他只想哭。他不是不信爹爹,真的不是不信,可是家国天下,他如何能舍?他本不在乎,可拥有后,又如何舍得?他舍不得,也不能舍。
渐行渐远的黄袍,渐行渐远的灯盏,他,梁彦成还拥有什么?一时间气血上涌,吐出一口血,染红了衣裳。
彦成抹了抹嘴边的血迹,道:“兴儿,给我拿药!”
☆、第十章
兴儿遗言捧了药碗过来,道:“国父何必为难圣上?”
“你可知我得的什么病?”彦成没有回答兴儿的话,依旧在看手中的瓷杯,如同看一件稀世珍宝般虔诚。
“听御医说是相思成疾。圣上对您素来恭顺,国父若要将圣朝的家眷接来,圣上未必不允。许还会封夫人为国母,岂不两全其美?”
彦成一笑,说:“我并未娶妻,家中唯有至亲老父,哪来的家眷让我思念?”
倘若有,也只在大夏,而非圣朝。谁会想到大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父罹患相思竟是为了他们敬爱的夏王。彦成总想起在圣朝边关的那天,若未中迷药该有多好,他依旧留在圣朝,而他的灯盏远在大夏。
即便相思,也永无相见之日,那时这份相思再苦再难,便是守足一生,也总好过眼下这般见面相思。
兴儿一时语噎。国父之父她是知道的,圣朝鼎鼎大名的常胜将军,先王曾多次败于他手,将他接来,如何使得?况且,就算大夏肯不计前嫌前去接他,老将军怕是未必肯来,在他们眼中,国,怕是永胜于家的吧?
“下去吧!我有些乏了。”彦成一边往里屋走,一边低头苦笑,多么值得笑的事情呀,他自幼习武,堂堂大将军,马上定江山,却被小自己五岁的灯盏软禁在夏宫之中,丝毫无法反抗。
他也不明白,是无力反抗,还是……他根本不想反抗。
那天晚上,他又梦见了灯盏,小时候的灯盏。
六岁的灯盏初学弹琴,学的第一首曲子是《西江月》。
他第一次弹琴给他听是在一个午后,在将军府的花园里,弹得是青楼女子惯弹的《秋风词》,稚嫩的童声,唱着彦成不懂得唱词: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日不相识。
那时候,彦成笑着听完。他一直不知道,十一岁的彦成不懂的《秋风词》,六岁的灯盏却早已懂得。
彦成在梦里聆听着最熟悉的童音,再不愿醒来。
他早明白,他的相思是见面相思说不得,却不足以成疾。是那些刻骨铭心的回忆,他不想忘,不愿忘,不能忘的回忆,最终成疾。他相思的是回忆,无法忘却的、关于他的灯盏的一切回忆,最终在回忆里,相思成疾。
抱紧怀中的杯子,他的心尖绞痛,简直要痛的落下泪来。梦中的一切太过美好,美好到让他不想醒来,但是天总会亮,梦总会醒,他只有在心中默默地念着灯盏的名字,一遍一遍,蚀骨腐心。
灯盏,爹爹永远是最疼爱你的人!
如果早知今日,当初是否还会拾回灯盏?
彦成问过自己很多遍,却始终得不到一个答案。不过,他想若早知有今日,他定会教灯盏第一流的武功,至少,让他的灯盏在战场、在深宫都足以保护自己。若早知今日,他绝不会让灯盏耽迷于琴棋书画之中,误了习武。
☆、第十一章
早朝时,夏王李戥盏命人拟旨,欲封国父梁彦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赐虎符,掌六军。遭到了一众大臣反对,灯盏说:“朕封梁彦成为国父之日,便已下旨将兵权尽交国父,今日封其为元帅有何不可?”
“自大夏开国以来,虎符皆由圣上亲管,岂可轻交于他人?”白须的老臣总能勇敢直谏。
“国父并非他人!于朕心中,他与先王无异!”甚至更胜先王,这句话,灯盏并没有勇气说出。
“本将不知什么国父不国父的,本将惟知梁彦成乃圣朝将军,其父为圣朝兵马统帅,曾多次率兵征我大夏。杀了我多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