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病愈复政,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直夹在太子和五皇子之间的六位尚书自然是松了口气,虽在皇上重病期间未捞到什么好处倒也没犯什么错处的五皇子还算淡定,这些人里心中最忐忑的自然要算太子,他虽然成功将掌管忠义军的季沧海收为羽翼,可季沧海又杀了他安置在护城军的孙伏虎,赔了赚了暂且不论,单是皇上询问起来就十分不好应对。
因着早就传出皇上病情好转的消息,所以朝中许多事情都暂且压后等着皇上掌政后再定夺,皇上复政的第一个早朝可以说是诸事繁杂,一直拖到将近卯时才无人继续上奏,太子本以为皇上一个早朝撑了这么久定然乏累不会再在朝上追究护城军此等小事,然而太子心中只想着和自己相关那点小事,反倒忘记了季沧海身上还有个诛杀永州守军的滔天大罪,皇上既然宣了闭门思过的季沧海上朝,自然就没打算放过此事。
“季沧海。”皇上声音平和,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季沧海出列跪下行礼,看起来也是一副坦然之色,“臣在。”
皇上盯着跪在殿下的年轻将军,“丰州一事,你作何解释?丰州两千驻军已降,你为何还要将他们全部诛杀?叶惊澜是朕追封的一品公爵,你因何敢辱他尸首?”
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望着跪在御阶下的季沧海,在这些老狐狸的眼里,季沧海耿直忠正绝不是如此狠戾之人,人人都等着皇上审出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因由,季沧海不可能无缘无故做出这般鲁莽之事当做投名状去讨好太子,显然皇上也不满意季沧海如此行事,如今非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追究,没准就是在提点太子不要太过。叶悔之站在武官队列里,随着众人一起望着季沧海,之前在右殿候着的时候两人已经打了照面,然而季沧海对他却视如不见,倒是叶悔之主动走到季沧海面前,端端正正的见了礼,也不管周围关注他们的武官们,大方的打了个招呼,“既然季将军今日也在,那待会儿在圣上面前我倒可以替家兄向季将军讨个说法了。”季沧海冷眼看着叶悔之,淡淡的嗯了一声,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也瞧不出个喜怒来,让一群竖着耳朵想听热闹的武将们觉得十分的空虚。
“启禀圣上,”季沧海跪的笔直如枪,目光坦荡声音平稳,“永州驻军虽降,然而并非服于圣上皇威,并非慑于南溟法度,他们因叶惊澜而反,肯降不过是怕因此牵连尚在皇城的叶家,永州驻军本该为国之利器,然他们眼中只有叶惊澜而无皇上,边关重地皇威无存皇权无存,自古大逆用重典,季沧海此举只为安定边关收拢皇权,请圣上明察。”
皇上听了季沧海所奏并未表现出信或不信,反而又转向另一个问题,“我再问你,你为何当街诛杀护城军守将孙伏虎?”
季沧海依旧是坦然之色,“当日是叶惊澜将军出殡的日子,臣带着忠义军在西门外相送,不料护城军守将孙伏虎带人前去闹事,构陷叶家送葬是聚众闹事,要全部抓入大牢,叶惊澜将军在百姓中威望颇高,当时上万百姓已有□□之势,臣为安稳局面不得不出手斩杀孙伏虎以安民心以平事端。”
皇上不解,“你既损毁叶惊澜尸骨,为何又护他棺椁?”
季沧海闻言将背脊挺的越发端直,“永州之事是为安边境,出殡之事是为稳民心,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并不觉得两件事有何冲突。”
“愚忠,”皇上虽斥责季沧海,但并无震怒之色,语气也算和缓,“叶家代代忠良,你此举不过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叶惊澜忠军爱民战功卓著,护城军虽反叛也有悔过之心,你犯下此等大错朕本该重重责罚你,但念在叶惊澜出殡之事你全力回护也算大功,将功抵罪朕罚你一年俸禄杖责三十,叶悔之,朕这么判叶家可有异议?”
突然被点到名字,叶悔之出列下跪,“既然季将军一心为公,臣阖府上下绝无私怨,全凭皇上做主。”
皇上虽然熟稔的点了名字,其实却是第一次见到叶悔之,他向来喜欢叶惊澜年少有为风姿卓绝,不想比起承安城最出众的少年将军,原来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弟弟也是芝兰玉树清朗端方,皇上心下对叶悔之多了几分好感,声音也宽柔许多,“不必跪着回话,起来吧。”
叶悔之闻言跪着抱拳行礼,“皇上,臣另有一事禀告,孙伏虎不过是一个从五品的护城军守将,若无人指使,他如何敢拦一品公爵的棺椁,那日当着数千百姓的面,孙伏虎亲口说他是有太子殿下撑腰。”
虽然皇上病重期间看着是不问政事,但朝中大事小情自有督敬司的主司王渊大人前去汇报,太子记恨自己因着叶惊澜声望大坠的事皇上心里有数,却未想到太子居然会蠢到当众去找叶家的麻烦,太子虽不算绝顶聪明但也不该笨到在一个坑里反复栽跟头,皇上觉得此事未必真的是太子指使,直接朝太子发问,“温珝,此事你可知情?”
太子在叶悔之出言指证他的时候已经心里冒火,此事皇上发问也一脸委屈的跪了下去,“父皇,此事儿臣冤枉,那孙伏虎与叶家有私怨便打着儿臣的旗号去找茬,儿臣对此真的是不知情。”
既然点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