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时间捞军功啊!
开始推进得十分顺利。要说跟着皇后打仗就是爽利,从跨出国门,到攻克平野城,大军基本上就是在一路狂飙——连平野那种比襄平还要高大的坚城都没撑住五天时间。紧跟着体恤他们攻城辛苦,居然把他们留下休息,自己带兵冲到前头去了!
人家这么上道,咱们也得把事情做漂亮了不是?带着这样想法的蒲离黑,被自家将军派出去催运粮草的时候,想法还是美得很。最近国内派来的地方官也到了,有官员在,敲打那些泥腿子要粮草要民夫的事儿,咱们歪歪嘴就行了……
一路兴冲冲到了县衙。夏粮已经收割了,从城门口开始,一辆接着一辆的大车就排成了长龙,在县衙前面几十丈的地方拐了个弯,向西延伸。蒲离黑特地催马绕了个圈子,看到仓场上金黄的谷子堆得高高的,大捆大捆的谷草摞成几十个小房子一样的草垛,一张大嘴就不由自主地咧了开来。
粮草充足!嘿,这下顺利了!
然后……
然后……
他和县衙大堂上穿着圆领文官袍的青年男子面面相觑。
蒲离黑:“大人有令,要贵县准备二百石军粮,五百束饲草,五天内运到平野城!”
对方:“@#¥%&*……”
蒲离黑:“你说的是什么,我听不懂!求说渤海话!”
对方:“@#¥%*&%¥……”
蒲离黑:“……救命!”
互相瞪视了半天,新任县令在书案上扒拉一阵,抓起笔,刷刷开始书写。蒲离黑终于松了口气,手忙脚乱地找出一封火漆封印的军令,双手递了过去。就看见县令老爷面色放缓,拆开军令仔细看了一遍,随后又皱起眉头,继续刷刷往下写……
蒲离黑:……救命!我不识字!
将军大人身边的近卫,只要忠心勇猛会砍人就可以了,识字什么的,哦,还是虞夏文字,咱渤海部没有自己的文字,想识字只能学虞夏文……臣妾做不到啊!
比手画脚沟通了半天,县令老爷终于一拍脑袋,对旁边的衙役比了几个手势。很快一个长着两撇小胡子的文士和一个贼眉鼠眼的家伙被叫了进来,文士先看看县令老爷写的字,再叽里咕噜和另外那个人说了一遍。他说一句,那人扭过头,用渤海话给蒲离黑复述一句。
感谢上天!不管是肃罗还是大凉,但凡读书人都认识虞夏文!好吧肃罗也没有别的文字,大凉……铁勒文虽然几十年前有了,但是除了圣旨和少数官方文字别的地方不常用,读书人学认字还是先学虞夏文……而肃罗北部靠近大凉渤海部,当地人不管是为了做生意还是为了性命,总能找出几个会渤海话的家伙!
这么过了两道手,蒲离黑终于弄了明白。那个县令说的是,麦粒刚刚进仓,要脱粒碾成面粉来不及,是不是直接运谷子去就好了?——就这一句话折腾出一身汗来!
天啊地啊。
两个大凉官员一个埋头写,一个口沫横飞地说。当中站着两个肃罗当地人,舌人口说手比,文士一半工夫拿来写字,一半工夫拿来跟舌人说话。想到如此痛苦的沟通过程要持续到这场仗打完,蒲离黑就觉得头发昏眼发花,实在想一头撞在大堂的柱子上。
——将军大人,下次可不可以派别人来出差?至少派一个识字会写字的!将军大人你自己会说铁勒话也考虑考虑我们啊……
回到将军身边复了命,退下来跟同僚一说,就听得一片哀声四起。像他这样已经是好的,县太爷反应快,当地又能找到合适的人两道转译,纯靠比手画脚沟通的那几个同僚快要撞墙了!
之前跟当地人沟通还方便些,不管是索粮秣还是要民夫,钢刀一亮,东西奉上,鞭子一甩,人手带走。跟大凉官员你这样试试?出发的时候上头有严令,敢无缘无故动刀动枪的,格杀勿论!
救命……要么让他们挪个位置,要么,让我们挪个位置也行啊……
让地方官员挪位置是要吏部发文的。吏部发文……要从京城送旨意过来。
让黑水卫挪位置是要把请求送到前线然后等皇后批复。
哪一样都不是立时三刻能做到的啊……
或许是他们哀嚎得太用力,如此多人的心声汇集在一起,终于成功上达天听——天高皇帝远皇后听到了也是一样?总之半个月后,双喜临门:皇后敕令,黑水卫奉命调防。
和他们配合的地方官员,终于都是渤海部紧急抽调过来的了!终于大家可以靠说话交流了嗷嗷嗷嗷~~~~
同时,黑水卫的第二批军队,也奉旨前来增援,充实大凉军队在肃罗的力量。
令,广武卫、白山卫、黑水卫,各调兵五千人,十五日内赶到肃罗,由皇后节制。
凌玉城的第一组飞鸽传书到达次日,元绍就飞快地下了旨。这本来就是凌玉城临行前,他们一起商量好的第二方案,要是进军速度稍慢,需要巩固后方,那么就立刻派第二批军队跟上。
当然,第二批地方官员,以及能找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