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儿大青花瓷罐,偏有人说不值什么,我不服气,就上了火车直奔北京来了,又想着你也能帮我看看。”
“先前在襄平县的时候闲着很喜欢看,这两年一直在上学,接触倒少了——不过北京我还是很熟的,一打听就能找到文物局的收购点儿。”
杨瑾说着接一过件件的瓷器,“这个小碗是民国的,这个盘子应该是乾隆年间官窑的……
嗯,这个罐子,是有点怪,我也说不大好,一会儿我们查查书吧。”
鲁盼儿端了茶进来,就见两人正把一个腌菜坛子大小的瓷罐颠来倒去地瞧着,知道他们已经沉迷了进去,赶紧出门买rou,回来做了一桌子菜,再招呼两人,“小郭坐了一夜火车,一定饿了,赶紧吃饭吧。”
杨瑾就随口答:
“小郭,你先吃,我再看看这个罐子,有些奇怪呢。”
鲁盼儿就笑,“来客人了,你这样多不礼貌。”
“没关系的,让杨瑾看吧,这东西是挺奇怪的,我这次来最主要的也是因为它。”
小郭说着坐到桌旁拿起筷子,“你们家的饭菜一向好吃——我今早在火车上只吃两个烧饼,正饿了呢!”
说着不客气地埋头大吃起来。
第170章 二十块钱
杨瑾和小郭带着大包袱去文物局的收购点儿, 到了晚饭时分才回来, 却将来时的大包又拿了回来。
打开包袱, 正是他们刚才一直在看的罐子,还有两三样小东西。
鲁盼儿便问:
“怎么?
文物局不收?”
“这几样是民国的,文物局不收, 倒是没赔多少钱。
可这个罐子真是让我裁了!”
小郭顿足叹息,“足足花了二十块钱!
结果他们说是假的, 恨得我差点儿就在那里砸了!
二十块钱呀!”
鲁盼儿仔细看看, “这个云龙纹盖罐还挺好看的呢。”
“你知道这是云龙纹盖罐?
还满懂行的。”
“我哪里懂什么, 不过听他说的多了,记住了些——这罐子幸亏没砸,砸了太可惜了。”
“他也不让我砸, 就连民国的不许, 都带了回来。”
小郭指着杨瑾。
“好端端的器物,就算不值钱,为什么非要损坏了, 民国的也是老一辈传来的——不过, 这个罐子我总觉得不假,留下来再查查资料。”
杨瑾爱惜地将罐子放在桌上, 对鲁盼儿说:
“我的钱花光了,你拿二十元给小郭。”
小郭连连摆手, “算了, 文物局的人都说是假的了, 怎么能要你二十块钱!”
鲁盼儿赶紧拿了钱, “既然我们要留下,钱还是要给的。”
硬是塞了过去。
小郭接了钱,笑嘻嘻地看着鲁盼儿问:
“二十块钱呢,你不生气呀?”
普通腌咸菜的陶罐,几毛钱就能买了,这种细瓷的,也不过一两元钱。
不过鲁盼儿确实不生气,“杨瑾就是喜欢这些东西,就随他吧,”她又指了指屋子笑,“你看我们家,除了几个大活人,差不多都是文物。”
许多东西小郭都认得,“这个青铜鼎,有人给十八元钱,他怎么不也卖;还有这个瓶儿,我也知道,他花十块钱买的……”
然后他又告诉鲁盼儿,“今天杨瑾买了二十几枚古钱,还花了十六块钱买了一对儿玉呢。”
那边杨瑾安置好大瓷罐,便从口袋里拿出两块刻了许多花纹的玉环,只是玉环并不完整,中间缺了一个小口,“这个就是玉玦,古代的人用来表示决断的意思……”
鲁盼儿就想了起来,“鸿门宴的时候,范增就用玉玦向项羽示意赶紧杀掉刘邦的吧?”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杨瑾举起手中的玉玦,“就是这样的。”
“真是有趣儿。”
鲁盼儿笑着接过玉玦把玩,“这是什么时代的。”
“看雕刻的手法应该比鸿门宴早,是商周时代的——那个时代的玉玦制作Jing细,多半有美丽的花纹。”
“哇,这些你都能知道!”
小郭就叹了一声,“杨瑾,要不是你上了大学,真想劝你跟我一起倒腾文物,挣钱可真容易,今天你看到的,我一下子卖了五百多块钱,而到乡下收货才花了不到一百,再除外火车票、吃饭什么的,纯挣三百多!”
鲁盼儿也很奇怪,“小郭,你不用上班吗?”
“我请病假呢。”
小郭倒是不瞒他们,“上班一个月才挣三十块钱,开个病假条出来半个月,把一年的工资都挣出来了。”
挣钱是挺重要,但是小郭欺骗单位似乎也不对,不过这都不是鲁盼儿应该管的,她笑着张罗,“赶紧吃饭吧,一会儿菜凉了。”
小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