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便不再继续说话,牵着手一起等日出。
海风吹起短软的发,甘霖忍不住再靠近了一点邵时渊,觉得天地都这样宽厚,沉默着牵自己手的邵时渊这样温柔。
那点鱼肚白渐渐上升,海平面与天相接的界限逐渐明显,视野也随着光照的降临变得开阔,一场缓慢持久的日出。
黎明那样远,远在天边,远在海的那端,甘霖似乎要仰着脖子才能望见那颗迟迟不肯露完整的太阳。
邵时渊换了个姿势,从背后搂住了他。太阳的橘红又出来了一点。
爬升,攀升,浸染,晕染。
海面荡漾流光,云层触燃金火。
甘霖轻轻靠着邵时渊,脸颊也被神圣的黎明照耀了,它那样远,原来也那样近,就在自己额面。
这让他体会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宽容,一种壮丽背后近乎慈悲的原宥。
太阳显露完整,邵时渊突然开口说:“我们从晚上跨到了白天。”
甘霖收回视线,看向恋人,朝他点了点头。
邵时渊朝他笑:“也就是说,我们跨越了一次晨昏线。”
那圈不断环绕在蔚蓝星球,区分昼夜的线。
“其实因为光的散射,不存在一条严明划分Yin影和光照的线,来做白天和夜晚的区分。”邵时渊伸出手,在沙滩上投出轮廓分明的影子,“没有这么准确的Yin影界限。”
甘霖朝他点了点头。
邵时渊又说:“你在我眼里就是这样的。”
“有很多明亮的地方,也有一些不那么正直的念头。”
甘霖看着他。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是错的,甘霖。”邵时渊俯身吻了一下他的额头,眼里带笑,还闪烁着这场黎明美丽的余烬,“你没有不对,也并不奇怪,而是明暗交迭的一种合理存在。”
“或者说,其实哪里有完全美好的人呢?就像你担心的会把我从你身边抢走的那个,是不存在的,没有谁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从没有过恶意。”
“那么你还要厉害一点,宝贝,你很勇敢,愿意把这些告诉我。除此之外,因为自己的不好觉得惭愧,也是很宝贵的,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或许察觉不了自己的恶意,更别说为此羞愧了。”
“你觉得自己过得很矛盾,但在我眼里,甘霖其实是很通彻的。”
邵时渊这样说。
甘霖能看到、能正视一个完全的自己,邵时渊不认为这是所有人都具备的能力。
甘霖抱紧了他,身上暖洋洋的,又捎来海风温和的吹拂,似乎在鼓励他,安慰他,来爱这样一个自己。
他意识到原来真的没什么大不了,地球分昼夜,连界限都并不明朗,那自己这个小到不能再小的人类,有矛盾,有纠结,也是完全值得原谅的吧?
甘霖从邵时渊怀里抬头,眼睛有点红,他说:“邵时渊,谢谢你,我好爱你。”
邵时渊笑了一下,吻他的唇。
他们没有在意周围同来看日出的人群,毕竟天地这样广阔,总也该容得下一对相爱的恋人。
甘霖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似乎能带着这场日出,就像带着某种宽大的力量,走得更为广阔,更为安定。
他和邵时渊松开吻,望着彼此,然后抵着额头笑。
太阳遥望这一切。
甘霖接受它平等的照拂,在这种平凡且泯然的自由之下,感到十分轻松。他也同样在邵时渊的怀里与爱里,得到了第二种确信。
甘霖对邵时渊而言的唯一性。
邵时渊会永远爱我的,他想。
后记
?
第三本啦!这次完结没之前激动,可能故事整体就比较舒缓,语言也更轻松。
一开始就是想改变一下行文,尝试一下更“朴素”的方式,减少修辞的运用,让小说通俗性更强一些,也尽量不让自己写长句、冗长的描写和过于复杂的心理。最后这点貌似还是失败了!哎呀,我控制不住写他们的内心,可能还是能力不够,不足以让人物体现在外显的行为上,但抛开这个初目标结合《晨昏线》本身来看,我觉得人物内心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也不纠结于此了。
回到这本小说本身,我认为最明显的缺点是邵时渊的塑造相较甘霖偏薄弱,我还是不擅长让人仅仅通过行为和事件立起来,更依赖他们的想法和观点。令人高兴的大概是头一次收获这么多对主角的“太可爱了”的评论吧,看甘霖被夸我也挺开心的哈哈。
写作初衷是想在“双性”这一题材普遍r18的大环境下,试着探讨他们真实存在后会有哪些毕生经历,他们会怎样看待自己的身体?是男是女?会被欺负还是偏爱呢?
这里头的可能性是无数的,甘霖的人生给出了一部分答案,《晨昏线》的标题是他最终的答案,也是我对这样稍微异样的人们的看法——也就是说,我认为所有的异常,那些无伤大雅的与众不同,其实都不应该得到恶意,更重要的,作为“甘霖”,作为某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