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达成合作,西蜣丞相薛无衣就已经陈兵边境。
他觉得多半是王太后的谋划已经泄露,而得知消息的薛无衣以使臣失踪为由先下手为强,顺带告诉大邺,王太后的计划他们已经知道了。
这是在向大邺示威。
安庆帝脸色铁青,既愤恨对方弹丸小国也敢目中无人,又惦记着西蜣秘宝。在朝臣争论不出结果时,重重拍了龙案怒道:“西蜣目中无人,他既敢陈兵边境,我大邺难道怕了他不成?”
天子震怒,一众朝臣立即伏地:“弹丸小国何足惧之?!”
萧止戈见时候差不多,主动请缨道:“此事儿臣略知内情,愿往西蜣交涉。”
安庆帝对于萧止戈的主动十分满意,颔首道:“不错,此事你去最为合适。若真要开战,可从并州与西昀州调集兵力。”
萧止戈领命。
之后,便是准备征西事宜。
安长卿同以往一般,为他收拾行装。萧止戈却心存担忧,重重将他按进在怀里,沉声道:“务必保重自己。记住,谁也没有你重要。等我回来。”
他换上一身甲胄,安长卿被胳得有些难受,却没有挣开,只温声道:“我知道。”
萧止戈又抱了他许久,方才恋恋不舍地放开,临走前又附在他耳边用极低的声音道:“雁州新送来的火器,就藏在库房中,你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这趟西征,最危险的是邺京。
安长卿轻轻“嗯”了一声,重重握了一下他的手,又道了一遍:“我等你回来。”
萧止戈便笑了笑,朝他挥了挥手,策马往城外去点兵。
如今是多事之秋,天灾,人祸,一桩接着一桩,百姓们对于又要打仗已经没有什么恐惧感,只听着城外雄浑号角声,讨论着这一回北战王又要多久才能得胜归来,听说这一次西蜣的统帅也十分厉害。
安长卿将萧安珩兄妹俩放在秋千上轻轻摇晃着——这秋千的一侧座椅后来被萧止戈加了四面围栏,正可以让兄妹俩在里面玩耍,又能防止他们不慎摔下来。
听见城外号角连天,安长卿笑着捏了捏兄妹俩的脸蛋,轻声道:“你们的父亲要出征了。”
兄妹俩还小,尚且不明白出征是什么意思。萧安珠瞪大了乌黑的眼睛,抓着安长卿的手懵懂看向号角声传来的方向,含糊叫了一声“父父”。她一叫,萧安珩便也跟着叫。
安长卿这回听得清楚,他们确确实实在叫“父父”。
他微微笑起来,摸了摸兄妹俩的头:“等你们父亲回来了,再叫给他听,他定然高兴。”
作者有话要说:
怂怂:闺女第一次叫爹,我又错过了???(生闷气
第102章
太子被废, 北战王领兵西征,朝堂上看似平静了许多。安庆帝身边就剩下三皇子,倒是开始日日将三皇子带在身边教导政事, 不少人猜测安庆帝心中还是更属意三皇子继位。投靠了萧止戈的官员自然有些焦急, 频频登门拜访想讨颗定心丸,但都被安长卿拒之门外。
北战王府大门紧闭,除了必要之事,连下人都少有外出。王府内部安排了Jing锐防守, 几乎将王府打造成密不透风的铁桶。好在往常萧止戈出征之时,王府也都是谢绝拜访不见外客,今日又来一回, 倒也不会惹人疑窦。
安长卿每日在府中也没有闲着, 暗探传回来的消息如今都是他在处理,一条接着一条的消息传回来, 他要不断根据最新的消息调整原先的计划。
萧止戈离京的第七日,宫中传出安庆帝重病昏迷的消息。整个太医院都惊动了,却也没能查出病因来, 俱都是束手无策。倒是因太子之事憔悴不少的皇后衣不解带地侍疾, 又果断下旨请了民间颇有声誉的几位大夫进宫会诊,方才寻到了病因,叫安庆帝从昏迷中醒转过来。
只是这一病, 安庆帝又虚弱许多, 连奏折上的字迹都看不太清。太子之位又空悬,无人代为处理政事,便只能由侍疾的皇后读折子, 安庆帝听,之后再口述批示, 由皇后代笔批文。
这一病,帝后关系倒是前所未有地融洽起来。
安长卿接到季安民的密信,信上说:押送废太子萧祁桉去皇陵的奏折至今还未批示,废太子仍然滞留邺京。
安长卿猜测,安庆帝这一病,大约便是废太子将要起事的信号。
如此又过数日,朝堂有官员上奏,言废太子之事过于蹊跷,或有冤屈,请求重审。与此同时,又有数名官员联名弹劾御史大夫季安民结党营私,构陷太子。以季安民为中心,受牵连的还有大理寺卿等一众官员。
朝堂上拉锯数日之后,安庆帝不胜其扰再次病倒陷入昏迷,最后是赵太后出面平息纷争,命丞相安知恪,大柱国赵信崇二人共同彻查废太子一案。
自此,朝堂之上拉开了清算的帷幕。
御史大夫,大理寺卿等牵涉其中的官员纷纷下狱。又隔五日,查出废太子妃与人私通,因害怕太子发现,便与御史大夫季安民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