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断箭,又贴近看了看断箭上的倒刺,心知自己没法搞定,只得妥协道:“那就麻烦你了。”
余书彦手下顿了顿,故作洒脱道:“不麻烦,本就是我们晋国人射进去的箭,由我取出来,也算天经地义。”
“你是以西晋为国的么?”庄南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
“算是吧……”余书彦一边用洁净的布巾为他擦拭伤口附近,一边回答:“我出生在西晋,成长也在西晋,感情上自然更偏于西晋。况且,我真正怀疑余山,也只是在见了堂兄几次之后,时间上距今也不过五六年罢了。”
“你知道吗?最开始的时候,我做了很多不合适的事情……”他想要说得轻松,但是眉眼间却凝结上了怅惘:“最初的时候,我吓唬过书林,很恶意地吓唬过他。估计在他的童年里,我应该算是个噩梦一般的存在。”
###
余书彦第一次随同晋国的探子来到大楚。
他是来看余海是什么模样的,想亲眼看看那个在父亲余山故事里,抢占了兄长爵位和妻子的小人,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可是余海是定远侯,一国的侯爷,寻常人要见到并非易事。
这时候,余书彦意外见到了余书林。
要见余书林太容易了。彼时余书林方才得知“自己并非亲生”的消息,整个心灵世界已经坍塌还未重建,他正处于试图逃离真相的时期。
五岁的余书林,畏惧真相,留恋父母,但同时他也不明白自己应该何去何从:与父母说明真相吗?他们会立刻放弃自己吧,还是会杀掉自己?他见过不少为了争爵位而弑兄杀父的人,甚至有的还与定远侯府有着七转八弯的关系。他不敢想象自己的下场,也想不明白定远侯夫妇收养自己的理由,更不知道要去哪里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一个才五岁的小孩子,面对这种不啻于晴天霹雳的变故,唯一能做的就是行事谨慎一些,再谨慎一下,不要总在定远侯夫妇面前晃,不要让他们想起自己,不要故意去膈应他们。
余书林抱着这样的初衷开始流连于府外,经常与小伙伴们东家跑、西家串。
在一个玩耍(逃避)回来的傍晚,余书林与前来寻人的余书彦不期而遇。
余书林惊呆了,因为余书彦与定远侯长相太相似了!就在这一瞬间,余书林觉得自己知道了真相:这就是定远侯夫妇的亲生儿子吧(稍微解释一句:古代多用铜镜,看自己的长相可能会失真,但是若要对比另外两个人是否相似,则更直接和容易一些)。
***
讲到这儿,余书彦静默了一会儿,并不往下说了。
故事停留在余书林目瞪口呆的那一刻,庄南心中好奇却无法开口,因为……拔箭太疼了!他死咬着嘴里的布巾才硬撑著“剜rou(割开箭头旁边的肌肤,以便于顺利拔出倒刺)”的那一阵疼痛,这会子实在空不出嘴巴来问。
好在余书彦并没有沉默太久,他轻轻为庄南清理干净倒刺旁边的血rou,继续道:“当时我说,你这个贼!我才是定远侯的亲生儿子!你偷了我的世子之位!”说那三个感叹句的时候,余书彦突然加重了语气、提高了声音,宛如情景重现。
“呜!”庄南惊呼一声。
余书彦调笑道:“有这么吃惊吗?我都说了,那时候做了很恶劣的事情,很愧疚。”
庄南吐出嘴里咬着的布巾,额上有大颗大颗的汗珠滚落下来,气喘吁吁道:“你这小子,还会声东击西了!”余书彦在与他说那句话的时候,趁着他因为吃惊而分神,出手如电地将一支断箭拔了出来。庄南哪里是在惊呼余书彦那句话的恶意,实在是太疼了。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同理,中箭“不”疼,拔箭疼啊!
“不过,你这话还真是……”得给余书林造成多大的痛苦啊。
余书彦耸耸肩:“那时候,我了解到的故事真相与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在我眼里,他们父子就是小人,是贼人,而我们父子则是受害者。”
“后来呢?”荀朝辉包扎完了,抬头问道。
余书彦叹息一声:“后来……书林病了,重病,高烧、呕吐、食不下咽、夜不成寐,短短几天瘦了一整圈。不过,唯一一个好处就是,他似乎忘记我了。”
荀朝辉若有所思点头:“我以前也曾听说过这种事情,有的人因为受不了一些刺激,会下意识遗忘、规避,最后甚至能够完全忘记当时所发生的的一切。”
余书彦一边在庄南的伤口上洒止血药,一边道:“定远侯夫妇问他究竟遇到了什么,他是真不记得了,只知道害怕、畏惧、难过。定远侯夫妇一度以为他是中了邪,还请了巫师来看。我觉得也算整治过他们了,就离开了大楚。”
“第二次呢?”庄南瞥了眼自己肩头的另一支箭,道:“你还说什么过分的话了?”
余书彦摇头,沉yin了片刻才道:“第二次去大楚,大约在五六年前,那时候,我和余书林都十一二岁了。当时我想着不能再用小时候那种把戏吓唬他了,准备换一种。所以,我潜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