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后援没跟上,无法打破防线。
尖刀倒是□去了,可惜数量有限。
一大波前锋泥牛入海,被国军消灭掉。
损失了“尖刀团”,装甲车也被打坏。共军伤亡惨重。共军谨慎起来,停止攻城,将他们围困起来,展示兵力优势,威吓对方。
第十二集团军被围困,同被困的还有友军。
一困就是一个月。
阮君烈想过派兵突围,但是小股兵力会被歼灭,起不到解围的作用。大部队倾巢而出,需要对方配合,制定作战计划。
阮君烈正在犹豫,天气忽然变冷,风雪交加。
他们出发的时候是春天,寒流尚未退却,仍不时侵袭北方大陆。士兵们穿着防寒服,努力适应糟糕的寒冷。
考虑到要守一阵,叶鸿生与后方联系,要来一些援助物资。国军的飞机飞过来,在城镇上空盘桓,空投下来一些棉服,罐头糖果,还有弹药。
阮君烈来的时候带了一车烈酒,拿出来给士兵喝。
国军全部呆着城里保暖,穿着皮夹克和棉袄,喝着白酒,与城外的共军对峙。
共军穿着破棉袄、大棉鞋,在寒风中围坐在自己的阵地上。不时有附近村民拉车去,送一些猪rou,高粱酒给他们。
共军喝着高粱酒御寒,继续围困国军。
阮君烈感到不妙。
如果无法实现援手,始终被共军分割开,被动应战,第十二集团军或者友军,总有一个会被消灭。另一个也会唇亡齿寒,接着被铲除。
叶鸿生也觉得很不妙。
他们的友军聚集在省会城市,数量比他们还要多一些,装备更充分,但是一直收缩着,不敢出来。枪声断断续续的,前后没有停过。显然附近的敌人更多,战斗力很强。
两支不出城的军队,怎么去围剿共军?
阮君烈接到指示,催促他进一步联合友军,展开剿匪行动,但是阮君烈与友军司令电报来往一番,没有想出什么好主意。。
阮君烈决定稳扎稳打,朝着友军方向渗透,适当的时机,对共军实施反包围。
这个方案进展很慢,共军在乡村有着强大的控制力,国军没有取得多少成绩。
在发愁中,日子又滑过去半个多月。
这一天,枪声大盛。
阮君烈赶到指挥部。
叶鸿生说:“省会被袭击了。我们依然被包围着。”
阮君烈说:“他们怎么样?”
叶鸿生闭着嘴唇,将军情交给他看。
阮君烈看了一眼,一阵心惊rou跳。
根据情报,叶鸿生初步估计,对方被三到四倍的共军攻打,正在苦战,不断发出求援的信号;与此同时,第十二集团军外面也围着十多万共军。
阮君烈以手加额,慢慢坐下来。
叶鸿生让其他人出去,坐在他旁边。
阮君烈低声说:“我们要不要去救?”
阮君烈没有底气。
叶鸿生沉默一会,说:“刚才,南京方面和华北总司令部都发来指示。”
阮君烈拿过电报,分别看了一遍。
两个命令,一个是来自南京的电谕,让他阮君烈立刻帮助友军突围,另外一个来自华北地区剿匪总司令,命令他沿着铁路,去夺取靠近南方的一个海关据点,那里是南北要塞。
战况紧急,还政出多门,阮君烈感到很为难。
南京方面是蒋公的指示,按理应该优先执行,但是华北总司令可能有他的战术考虑。
阮君烈下不了决心,问叶鸿生的看法。
叶鸿生说:“从目前战局看,情况不好,两位长官的思路不同。”
阮君烈说:“哪个可取?”
叶鸿生知道,阮君烈想听南京方面的命令,但是又怕解围不成,白白让军队牺牲,把自己的队伍葬送掉。
叶鸿生说:“我认为,可以执行华北地区总司令的指示。南京方面的情报,到达的时间比华北晚。”
尽管叶鸿生很委婉,阮君烈也明白,他的意思是——南京的命令滞后了,不可取。
阮君烈不吭声。
往关外方向走,等于是在撤退。
没有完成既定任务,他心有不甘。
叶鸿生劝道:“我跟华北地区总参谋长取得了联系,他们调集了另一个军,正在向省会进发。我们不要同时去。在外围比较好,对方会分兵牵制我们。”
叶鸿生在地图上画了一下,说:“我们顺着铁路行军,到达这里,扼住南北要道,取得上下兼备的通路,把这一带控制住,与我们下方的友军连在一起。”
阮君烈这才点头。
关于具体的计划,他们又出现分歧。
阮君烈预备兵分两路,采取声东击西的方式。
叶鸿生强烈反对。
叶鸿生说:“5万人以下的队伍都没有活路,一定会死,达不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