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丘阳村里,能够决定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与环境是否健康卫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家的男主人。让一个男人学会预防疾病,就相当于是让一家人都远离了传染病的困扰,这比让大家感染疾病之后再进行治疗要省钱省力得多⑤。
与此同时,干部们还认为要对村里那些涉及到行医的人——药贩、产公、甚至是劁匠⑥——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尤其是要开刀的时候,一定得注意工具的卫生。像是桂圆的孩子“受风”死了的这种事儿,在大家明白了那其实是因为破伤风杆菌之后,以后就不能再发生了。
注释:
①参考《中国震撼世界》中对作家赵树理经历的记载。
②参考《翻身》中对张庄村民“治病”方式的记载。
③由于处于领先状态常常意味着基因的优势(获得更多繁殖机会)和个体的优势(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包括人类在内的社会性动物都具有争强好胜的本能。
④这是《西行漫记》中记录的解放军军队中的脱盲标准。
⑤这也是毛时代中国医疗最重要的理念,“讲卫生、除四害、消灭疾病”,从加强预防的角度避免疾病发生,是经济情况较差的国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最有效的方式。
⑥劁匠:有偿给家畜割睾|丸或卵巢的人;割去睾|丸或卵巢的牲畜会变得更温顺,且更容易长rou,所以劁匠在旧时农村是非常重要的职业。
作者有话要说: 扫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从最基本的方面看,要想民主管理能正常实行,就必须得保证大多数群众都认得字,能自己看得懂公示和选票上的内容_(:з」∠)_
————————
改一个bug。
☆、第八十八章:纵火
大年初一之后,农会便彻底地把那五个地主家里清了一遍,所有的东西都由秋穆帮农会委员们记录下来并进行估价,而后存进了村公所的仓库里。
那五家地主的土地也重新进行了丈量,结果统计下来,他们所实际占有的土地要比原先记录在案的一共超出去一百二十一亩。这也就意味着,从前的官府要收这一百多亩地的税,全都被他们摊派到了长工和租地的佃农身上。
这件事儿足以让那些曾经给他们干过活儿、佃过地的人们感到愤怒,可是这点儿税相比于那些地主多收的地租和高利贷而言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然而总归是把地分了。这一次分地一共重新分配了两千一百五十亩一分地,原先在村里属于贫雇农阶级的平均每人都有了六亩四分地,这比解放之前贫农的平均占有耕地面积高出去了大约两倍。
另外,这次农会还一共收缴了三十三头大牲畜,包括二十三头驴子和十头黄牛,其中有五头母牛还能够产nai。
牲畜显然是不够分的,别说一家能有一头,恐怕连两三家共有一头都难做到。秋穆算了一下儿,现在村里的大牲畜(包括这次收缴的、之前收缴的和群众所有的)一共只有六十三头,平均下来二十多人才能共用一头。因此,大牲畜单独分给谁都是不公平的,最终农会委员们对各家各户进行了讨论,安排出了一套共用牲畜的方案,尽量保证村里住在同院儿的几家能共用一头,使得大家照顾和使用牲畜都方便。
农会委员们分配牲畜的方法,主要考虑的还是简单易行、切合实际,但在公平方面就做得比较粗糙了。不过乡亲们似乎对此并没有多少怨言——很多人这辈子都没真正拥有过牲畜,光是能分到这点就够大家高兴的了。
而对于那些由于分配实在困难而没分到牲畜的人而言,农会也进行了粮食和钱财方面的补偿,让他们——从理论上——也能合伙儿买到干农活儿的牲畜。
同样,那些价值很高又很有用的物件儿,例如大车等大型农具,也被按照这种方式分配了下去。而那些价值高但对普通群众没什么用的东西,例如红木家具、珠宝首饰之类的,则被村公所统一收起来,准备拿出去卖掉换成现钱再分配。
那些普通的生活用品和盛罐的油盐酱醋等调料,农会就按照之前民兵队的方式,先让原先的雇农来每人挑一件儿,而后让贫农,再然后让中农来挑。剩下的那些作为公费存放在村公所的仓库里,也算是补上了村公所经费的缺口。
然而事实上,秋穆却发现村公所的几个干部和农会的几个委员还有夫男会的几个委员都先去挑了东西,尽管他们原先并不是雇农家庭的出身①。甚至连秋花香都被划分到乐第二批挑东西的人里,即使他的出身是地主,本来不该去拿的。
他们大概是认为自己为清算地主付出了许多劳动,应当得到得比普通群众更多些。按照劳动得到报酬的逻辑来讲,这样似乎也没什么错。
然而,或许村公所、农会和夫男会的干部应当得到工资,可发工资和分配“清算果实”是两件事儿,一码归一码,不能混为一谈。但是秋穆并没有来得及提出这一点,村里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在收缴了所有值钱的东西之后,那剩下的二十四个地主便被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