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的规格上弥补彤慧了。
当然,彤萱和彤雅因是和悦所出,将来出嫁时就是郡君的规格。
如果十三封了亲王,那彤萱和彤雅就是和硕格格,是郡主了。
抚蒙的例外。
因为抚蒙的格格是要被破格封为公主的,出嫁时要以公主的身份出嫁,规格自然比郡主更好,出嫁后的公主也会有自己的公主府。
只是抚蒙的公主一般都没有好结果。
和悦宁愿自己的女儿一辈子顶天就是个郡主。
回门之日,身为新妇的彤慧明显比婚前更加明艳动人,眉眼中尽是羞涩和幸福。
和悦很满意。
喝了女儿和女婿敬的茶,和悦少不得警告萨克慎一番,不得委屈了彤慧,否则定不会饶了他。
萨克慎对彤慧似乎也很满意,对和悦的警告千万个应承和保证。
和悦又拉着彤慧去正房说了大半日的话,这才送他们离开。
离开时彤慧拉着和悦的袖子,眸中含泪,跪下行礼:“额娘,多谢额娘养育之恩,彤萱会想您的。”
和悦受了彤萱的礼,然后拉她起来:“以后受了委屈别忍着,你是有娘家的,是多罗格格,谁也不能欺负了你去,知道吗?”
彤慧身边跟着的是和悦送到她身边的沈嬷嬷,为人严厉,做事认真,也是为了帮彤慧敲打管教府里那些不听话的人。
和悦到底还是不放心彤慧,彤慧虽然稳重,性子却过于软绵,自小喜欢委曲求全,让着弟弟妹妹。
但是到了别人家可不能再让着了,得拿出正妻和多罗格格的气魄来。
彤慧含泪点头:“女儿知道了,阿玛和额娘也保重。”
然后再次跪下,拜别了和悦和十三,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和悦心酸不已。
事实上,直到现在,彤慧也从未提起过她的生母,只能说彤慧太懂事了。
或许以彤慧的聪明,对自己的生母是谁心知肚明,只是怕和悦难过,从未说起过。
和悦不确定彤慧是否知晓乌苏氏做的事,想来这事是不知道的,毕竟和悦下令府中的人瞒的紧紧的。
不过,单凭彤慧从未怀疑和悦出手陷害她的生母而对和悦生分,和悦就真心疼爱彤慧。
这个年刚过,还沉浸在康熙六十一年新的一年来临的喜悦当中,就传来一个噩耗。
和悦听到消息的时候,震惊之下,一下子坐了起来,接着肚子便是一疼,捂着肚子弯腰呻yin一声。
“福晋!”海兰和知竹担心地扶住了和悦。
和悦重新坐下,缓了几口气,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阿玛去了。
在和悦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这样去了。
事先连个通知的人都没有。
是啊,阿玛已经八十八了,也算是高寿了。
可是直到阿玛去了的消息传回京城,和悦才知道,连阿玛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阿玛去世前正在福建,离京城何止十万八千里,就算阿玛病了的时候立刻派人来传,也根本来不及,和悦出不了京。
现在想想,阿玛去了的时候,和悦正在给彤慧准备出嫁事宜。
和悦早该想到的,应该早点将阿玛额娘接回京城。
这几年阿玛额娘一直在外四处游历,行踪不定,直到去年春才传来阿玛额娘定居在了福建的消息。
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阿玛的身子就已经不好了。
和悦却从未多想。
此刻,额娘正在带着阿玛的灵柩回京城的路上。
和悦命人准备了孝衣,在京城等待额娘和阿玛的归来。
十三回府后得了消息,忙过来安慰和悦,并请了太医给和悦诊脉。
好在虽然动了些胎气,却并无大碍,开了两副药,保持情绪稳定就好了。
只是这样的情况怎么保持心情稳定?
也许马尔汉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没让人把病情传回京城。
直到人去了,瞒不住了,不得不回京,伊尔根觉罗氏才让人把消息传了回来。
十三忧心忡忡,只要是在府中,必定寸步不离地守着和悦,缓解和悦的心情。
只是收效甚微,和悦的情绪日益焦急低落。
第442章 山雨欲来
二月底,伊尔根觉罗氏带着马尔汉的灵柩回了京城原来的府中。
和悦带着所有的儿女穿着孝衣回到了家中,嫁了人的几个姐姐也都听到消息回来了。
刚下了马车,就见额娘和几位姐姐以及关柱跪在大门前,再后就是两位姨娘和府中的下人。
和悦上前搀扶起额娘,看着额娘老了十来岁的模样,不禁悲从中来,紧紧抱住了额娘:“额娘!”
伊尔根觉罗氏拍着她的背,忍着泪安慰:“哭什么?你肚子里有孩子,可不能动了胎气。”
和悦点头,带着孩子们进了灵堂,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