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圈:“这就心疼了?我年轻的时候,同时跟三个剧组,一天之内,从骑车从城市的这一端到另一端折腾几个来回。每天睡不足四个小时。这样的日子,我过了四年,才逐渐混出点人样来。她现在刚入圈,就有这样的机遇,已经比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幸运了。”
霍念成皱着眉,眼眸深沉,不置可否。
李承安正色道:“这条路,比你想象的辛苦多了。她既然选了,自然是做好了心理准备。”
霍念成修长的手指慢慢在桌沿上摩挲,黑眸微敛,看不出在想什么。
过了片刻,霍念成才道:“哪行都不容易。”
而后,他站起身:“我先走了。”
李承安戏谑看着他:“特地赶过来,不见见?”
霍念成不置可否,径自拉开了门。
李承安忽然道:“你不会后悔……推荐她过来了吧?”
霍念成顿了顿,转头看着李承安:“怎么可能。”
李承安点了点头:“那就好。我收个称心如意的学生也不容易。她很有天赋,又肯努力。假以时日,能超过我也说不一定。”
霍念成安静了片刻,最后只道:“帮我看着她。”
李承安:“放心。”
***
纪佳南将准备好的两个题材交给李承安,而后就安静地等待着‘判决’。
李承安在翻阅她的选题报告时,纪佳南放在膝上的手指都绞在了一起,面上却还要努力维持镇定。
第一个选题,李承安才翻了两页,就直接扔回了纪佳南怀里。
“这个不行。虽然你功课做得很足。”
被扔回来的那个选题,是有关慰|安|妇的。
纪佳南看着李承安。
李承安也看着她:“知道为什么不行?”
纪佳南将散落在地上的纸业捡起来:“有人拍过了。”
慰安妇的纪录片,并不是仅此一家。这个题材,中国,韩国,甚至是日本,都有人拍过。
李承安:“那你为什么选这个?”
纪佳南摸了摸鼻子,老实道:“大概是为了……抛砖引玉?”
李承安哈哈大笑:“你对第二个选题这么自信?”
纪佳南诚恳地看着他,没说话。
李承安笑了笑,翻开了选题……
二十分钟后……
李承安抬头看向纪佳南。
纪佳南有些忐忑,她不明白李承安为什么那样看着她。
“野心不小。”许久后,李承安这样评价道。
纪佳南:“……”
纪佳南没有反驳。某种意义上,他说得也没错。
李承安安静了许久,叹了口气:“为什么选这个题材?”
纪佳南立刻答道:“因为没人拍。”
李承安看着她:“阿拉伯之春已经发生好几年了,利维亚变成现在这样也不是一天两了。你知道……这个题材为什么一直没人拍?”
纪佳南点头,老实回答:“成本太高。”
他们都知道,纪佳南说的不是资金成本,或者,不仅仅是资金成本……她说的是生命成本。
李承安豁然起身,瞪了她一会儿。终究没忍住,重重拍了两下桌子。
“没错,你很聪明。这个题材拍出来,关注度绝对是这届参赛片子里一流的!就算最后得不了奖,只要拍得不是太烂,就中规中矩的拍,获得提名是没问题的。我现在就敢可以跟你打这个保票。然后呢?你要拿命来博?”
现在这个时期去利维亚拍摄纪录片,危险程度不亚于当年去到美|伊战争前线的战地记者。
李承安将本子扔回纪佳南怀里:“怎么着,想走捷径?想红想到命都不要了?!”
纪佳南微微咬唇,而后抬眸看着李承安,正色道:“不是因为这个,李导。”
李承安冷笑一下,抱着胳膊看向她:“那是因为什么?我倒要听听,你能说出什么花儿来。”
纪佳南从背包里,又拿了一个笔记本出来,轻轻放到了李承安面前:“我老早就想拍一部关于利维亚的纪录片了,只是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当年阿拉伯之春运动之后,利维亚局势动荡,四分五裂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件事了。我想从阿拉伯之春的角度出发,采访一下民众在革|命前后心理活动以及生活状态的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也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您先看看这个,看过之后,如果您依然不同意我拍摄这个题材,那我就换别的。”
李承安沉默片刻,翻开了那个笔记本。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笔记,各式各样海内外新闻的节选、贴图,以及纪佳南自己的各种批注、感悟。她开始记笔记的时间,刚好是几年前利维亚刚爆发阿拉伯之春运动的时候。
李承安狠狠皱了一下眉:“你认真的?”
纪佳南:“比真金还真。”
纪佳南顿了顿,又道:“就算我现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