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去打听太多,且他如今对娶妻之事并不抱太多幻想。
院试两次落榜,让王存周曾经梦想中的官家小姐红袖添香的场景成了泡影。这次定亲,他感觉自己终于完成了一项任务,阿娘也不用再整日咒骂。
赵氏有没有打听到姑娘的实际情况,黄茂林并不清楚,他也不想去Cao心此事。王家如何与自己并无关系,但谁也不能中伤梅香。
小镇上每天都不缺新鲜事,赵氏的闲言碎语很快就被淹没掉。叶氏后来听到了王家儿媳妇的闲话,暗地里呸了两口,活该!
既然流言已经平复下去,叶氏自然不会到女儿面前传话,黄茂林就更不会说了。杨氏不敢说,如莲香等人只有帮着痛骂赵氏的,也不会传这种流言。从头到尾,梅香毫不知情。
街头的一次偶遇,就如同树上掉了一片叶子一样简单,连灰尘都没打起几个,很快就被黄茂林和梅香抛到了脑后。
忙忙碌碌准备了一个多月,明朗成亲的一应事宜终于都预备妥当了。
梅香是明朗的亲姐姐,从头到尾一直在帮忙。成亲当日,韩氏族人都到镇上来了,学堂里的学子们都放假回家去了。
有一些家长还跑来送了份礼,喝了杯喜酒回家。
各路亲戚都来庆贺,外面有韩文富、韩敬奇和黄茂林Cao持,内事有苏氏、周氏和梅香帮衬。
正日子那一天,叶氏坐在上首,穿了一身新衣裳,受了两个新人的礼,激动得热泪盈眶。
玉茗的嫁妆看起来不多,分量却极重。
县城的商铺一间、学堂的宅子一栋,金首饰四件,银首饰若干,压箱银子十两,其余衣裳被褥也比较多。
折算起来,总有个一二百两银子。
成亲的第二天,新人见礼,叶氏特意把女儿叫了过去,让两个新人给姐姐姐夫行礼。
办过明朗和玉茗的婚事之后,秦家人又在平安镇逗留了几日,等小夫妻三日回门过后才走。
叶氏想到玉茗一个人远嫁而来,娘家人都离得那么远,定然是十分不舍。怕她难过,叶氏每天都带着她,一起说说笑笑,也分散一下Jing力。
每天上午,周氏送菜过来之后,叶氏让玉茗带着兰香和两个丫头一起收拾,自己在倒座房招呼上门打油的客人。
玉茗刚开始对家里油坊里的事情一窍不通,有时候叶氏上午有事情,兰香又小,玉茗偶尔也会去照应照应。
头一次玉茗应付了两个打油的人之后,叶氏满口夸赞,“我还想着你怕羞,故而从来不叫你去倒座房,没成想你竟然做的不错。”
玉茗笑着回答叶氏,“这是咱们家的事情,我既然嫁过来了,阿娘忙不过来,我岂能袖手旁观。我虽然不如阿娘做的好,那些瓶瓶罐罐的还没弄明白,多做几回也就清楚了。”
叶氏见儿媳妇能干,成亲没多久,就开始把学堂里做饭的事情交给了她。
玉茗很欣然的接过了这个任务,明朗在学堂做先生,她是师娘,合该给学生们做饭。从小她就看着阿娘一直给学堂做饭,如今轮到她自己,再没有半点不适应。
原来玉茗小的时候,干家务活不是特别利索。自从定亲以后,秦太太和秦大nainai开始好生教导她Cao持家务。
两三年的功夫过去了,玉茗也能做出像样的饭菜来。
娘家里一切顺利,梅香也跟着高兴。如今弟媳妇进门,家里又有两个小丫头,能帮阿娘分担不少。
家里人一多,叶氏的空闲就多,她又开始经常过来给梅香帮忙。有时候是她单独过来,有时候是带着儿媳妇和女儿一起过来,渐渐的,梅香和玉茗也越发熟悉,偶尔玉茗也会单独过来给梅香送一些家里新得的吃食。
冬天是梅香家里最忙碌的时候,办喜事的多,喜馍铺子天天都没闲着,豆腐坊里的生意也比夏天好多了。除了这,今年仍旧要帮叶厚则和韩敬奇等人带卖木炭。
叶氏不会做喜馍,也不想去学。这是他们三家的生意,自己若去帮忙,人家到底分不分钱。她索性不去管,只帮女儿干一些家务活,有时候抱着慧哥儿看她们干活,在一边一起说说笑笑。
慧哥儿已经一周八个月了,跑起来横冲直撞。每天穿着厚厚的棉袄,快速的往前扭动。
他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以前梅香每顿饭单独给他做些吃的,现在只要把饭菜做得淡一些,慧哥儿可以跟着大家一起吃。
梅香自己弄了些豆瓣酱,家里炒菜盐放的少,谁若觉得太淡了吃不下,加一些酱在自己碗里拌一拌。
能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慧哥儿特别高兴。他已经知道用勺子往自己嘴巴里填东西,但总是撒的到处都是。
有时候用勺子去舀饭菜,舀了半天都舀不起来,一着急,慧哥儿还是会用手去抓。
一顿饭吃完,他胸前粘的都是米粒,脸上糊的跟只花猫一样。饭没吃多少,倒是折腾的大人够呛,最后还是要喂他。
梅香家菜园里的菜都长起来了,现在她再也不用去街上买一根绿叶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