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成?!”
贾宝玉梗着脖子道:“本就是,说什么通灵,可我却半点未觉得,此时正好让它回去!我这个俗人也不配有它!”
贾母更是气急,整个屋子顿时闹哄哄的。
林黛玉被这变故吓了一大跳,下意识转头看向贾敏,贾敏也沉着脸看屋子里的乱象,见女儿惊慌,便招手让她过去,握着她的手安抚她。
至此,林黛玉对荣国府是一点好印象都没了。
贾母把贾宝玉说了一通,可看着贾宝玉一副自己没错的样子也觉得心塞,贾母无奈,只好放过贾宝玉,“你等会儿等着和你母亲解释吧!”
贾母又叫来人,让他们把通灵宝玉送去之前宝玉寄名的那个道观里,让那里的道长处理。
做完这一切,贾母才想起林黛玉,“今日你才来就让你受了委屈,你可别在意,以后相处久了你就知道,你这哥哥其实是个好的,平日里也最会照顾人。”
林黛玉点头。
这时丫鬟来报,说二小姐和贾县主来了。
王熙凤笑道:“瞧瞧,可不是我说的那样,这两个丫头准是一下了学就过来了。”
林黛玉心情这才好转了些,期待着看向门口,不一会儿,就有两个女孩手牵着手走了进来。
前面的那个十三四岁,穿着蓝色衣裳,身材微丰,容貌秀美,脸上带笑,观之温柔可亲。
后面的那个十一二岁,穿着粉色衣裳,容貌同样观之不俗,脸上同样带笑,却是比前面那个活泼几分。
林黛玉知道,这二人便是迎春和惜春了。
迎春和惜春一进来就见屋中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正含笑盯着她们,观其容貌举止,顿时明白了这人就是林黛玉。
二人先是向贾母等人请安问好,又和林黛玉相互见礼。
见了礼,三人就不客套了,亲亲热热的凑在一块儿说着话。
贾宝玉听了一会儿才明白原来她们这些年来一直有书信联系,顿时道:“你们和林妹妹通信怎么不算上我?”
屋中陡然一静,惜春笑道:“我们女孩子一块说话聊天,你插进来做什么?说也说不到一块去。”
贾宝玉不满,“怎么说不到一块儿去了?风土人情,人文习俗,便是你们女儿家的胭脂水粉我也是懂的。”
惜春呵呵笑,不说话了。
贾敏笑道:“之前我听闻宝玉在上学,如今年岁也大了,可有打算下场一试?举人进士倒是不着急,考个童生秀才却是可以。”
贾母笑道:“你不知道他,平日里仗着自己有几分才气便对科举不关心,夫子也说他写的诗有灵气,可惜不愿用心。我倒是有心想催他,可又怕他和珠儿一样熬坏了身子,罢了,随他去吧,总之咱们这样的人家也不需要他去科举做官养着。”
贾敏叹道:“少年人,有自己的想法也正常。”
贾敏道:“这次我来,带了些夫君读书时用过的书,想着说不定会对宝玉和兰儿有用,等会儿我让人送过去,便是不科举,只是看看那些注释也有趣。”
贾母自然高兴,对着贾敏道:“你有心了。”
李纨原本听到贾母提到贾珠还有几分感伤,听到这顿时高兴了起来,她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贾兰的份,一时间,李纨看向贾敏的眼神瞬间多了几分感激。
几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便有丫鬟来报说饭食准备好了,请她们前去用饭。
一群人去了饭厅,只见王氏已经等候在那里,贾母带着众人坐下,王氏和李纨却站在一旁,替她们布菜。
林黛玉见了心中暗有几分吃惊,民间新嫁入的媳妇常常会被婆家要求做布菜等事,一是为了考验对方是否尊长爱幼,二是为了打压新媳妇,免得对方张狂,可实际上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很少这样做,没想到荣国府居然还如此行事,但见众人都面色如常,林黛玉自然不会多说什么,低头认真吃自己的饭。
等到饭用尽,又有丫鬟捧来热帕子茶水,林黛玉擦了手,又端起了茶水,不知道该不该喝。
王熙凤注意到林黛玉的表现便笑道:“林妹妹客气什么?这又不是陌生人的家,有什么不适应的直说就是。”
贾敏一眼就看出女儿在犹豫什么,“我倒忘了,你不习惯饭后立刻饮茶的。”
贾敏又朝贾母解释道:“她小时略有不足,所以养的Jing细了些,她父亲规定,饭后须得一刻钟后才能饮茶,免得伤了脾胃。”
王氏笑道:“难怪我瞧着林姑娘身子单薄,像是有不足之症。”
贾敏的笑立刻淡了几分,席上也没人接话。
正在尴尬之际,惜春拉拉林黛玉的衣袖,“真巧,我父亲也不许我饭后立刻饮茶的。”
林黛玉问道:“你可也是脾胃不好?”
迎春噗嗤一声笑道:“林妹妹你别听她讲,她的脾胃好着呢,只是平日里喝水似牛饮水,一气就喝了,也不管冷不冷烫不烫是不是陈的,上次敬大伯见了,这才让人严加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