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姑姑纵然是喜欢你的,可是你毕竟是皇帝,当年你姑姑赞扬你父亲,以一人之身而侍天下者,纵观古今为你父皇一人,乃千古一帝。过犹不及,你不及你父皇。”
“当年我回京后,加封太子,父皇一直将我带在身边,教导有加,好多事情父皇都和我讲过,包括姑父和父皇当年太庙之事。父皇说,那时候他太年轻,姑父你也太年轻,好多事错了,回首往昔,父皇却不曾后悔。姑姑也曾和父王说过,强悍的帝王固然是强(猜)根本,但却未必是百姓之福,所谓的帝王心术不过如此,而赵家世代以仁义治世,多年来,民间江湖朝堂,百家争鸣,盛世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能人志士辈出,这才是一代帝皇真正的本领。”皇帝顿了顿“小宝不求开疆扩土,只求百姓丰衣足食,边关安宁,姑姑说过天下百姓,国泰民安,是我一生的责任。”
庞统看着年轻的皇帝笑了笑“果然,我还是很讨厌你父亲”
年轻的皇帝笑了“我父皇到死都还记恨姑父呢!可是父皇知道,他离开后,能让我以命相托,以天下相托,唯姑父一人。最明白父皇的也是姑父,国柱之臣王者风范,前者我大宋不乏,而后者除了父皇便只有姑父。”
“我还不知道,原来皇帝拍马屁的功夫也是一流啊”庞统戏谑的看着小宝。
“姑父不知道的还多着呢,所以姑父要好好看着小宝,看小宝如何超越父皇。”年轻的皇帝脸上洋溢着朝阳般的光彩。
当初仁宗驾崩,留下了偌大江山,没有了刘太后的垂帘听政,没有了八贤王震慑朝臣,没有了庞太师总理朝政,没有了王丞相调和Yin阳。没有了这些助力,小宝的皇位很艰难。
那时,包龙图的青天耿直,百姓爱戴,官员惧怕却不服,没少被人找麻烦,被人栽赃嫁祸。偏偏让官员惧怕,又不得不服的中州王韬光养晦的来了把请君入瓮。干净利索的收拾了一通,恩威并用的又宽恕了一通,铁血无情的打了一巴掌又笑眯眯的给了个甜枣,其Yin险狡诈蛮不讲理的程度,气得包拯坐在开封府里直骂街却又无可奈何。
当时小宝刚刚登基,很多事看不通透,只是记着父皇的话,本能的相信着庞统,后来还是包拯拆吧拆吧的给年轻的皇帝分析了,虽然包拯很生气,但也不枉当年包拯与庞统初见时惺惺相惜了一把。
直到小宝成长了,他懂得了,当年的太庙,如果不是庞统真的心怀天下百姓,如果不是庞统并不执着于那个位置,那么结局真的就无法改变了。也难怪父皇恨了庞统一辈子,也相信了庞统一辈子。也难怪开封府里耿直的众人,跟庞统死对头了一辈子,到最后最敬佩的还是庞统。
小宝还是太年轻,否则今日也就不会和庞统说这些。小宝还是不明白庞统、赵祯、包拯、公孙策,这群成Jing的老狐狸。
庞统笑着摇摇头,还是小孩子呀。自己这一病,把这孩子吓到了吧。
中州王妃,亲自下厨,在中州王府里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当年年轻时的王妃,刚嫁给王爷,最喜欢自己研制些吃食,让王爷给她试菜,有时候还能把咱们王爷吃的都肚子不舒服,可有时候王妃做的那真叫美食,连一向看王妃不顺眼的太师,偶尔都要跑到王府蹭饭来。
如今年过中旬的王妃手下的菜肴,色香味俱全。
午时,莘岚叫了皇上王爷去饭厅用膳,把几位没有皇帝命令不敢擅自行动的太医也请到了偏厅用膳。
王爷王妃一左一右的把皇帝夹在了中间,只看得世子又吃醋了。一时间其乐融融。
后来皇帝没再来中州王府,回宫后,直接把太医院令扔进了中州王府。直到此时,包拯才从皇帝那里知道,中州王病了。包拯几次欲往中州王府,最后一次走到了门口,又坐着轿子回来了。
一日,莘岚照例去开封府看望自家兄长展昭和好姐妹小蛮也就是包夫人,结果就被包拯逮个正着,莘岚天不怕,地不怕,皇帝老子也不怕的主儿,就是有几分怕包拯。莘岚总觉得包拯就像一个古板的大家长,比自己爹娘还要古板。
“莘岚,庞统病了”包拯说
莘岚愣了一下“包大哥这是如何得知”
“自然是从皇上那里得知”包拯说
莘岚浅浅一笑,“皇上也真是的,我不过就要了他的太医院令,他还找包大哥告状去了,他也是的,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以为自己是壮小伙子呢,还不是老毛病么!”
包拯一听,果然是又吃坏肚子了。还得自己瞎担心半天,幸好没去王府,否则庞统那家伙又得了嘲弄自己的把柄。
“王妃厨艺如风云变幻,王爷爱妻又天下皆知,知道他年纪大了,你还这么整他。”包拯替庞统报不平。
“包大哥说的是”莘岚
包拯一听莘岚这语气,真是敷衍啊。“要不让你公孙大哥过去…”
“别”莘岚突然打断包拯“包大哥,你现在让公孙大哥过去,是瞧不起太医院令?”
“何来此意”包拯捋着胡子问。
“哎!”莘岚叹气“包大哥啊,人情世故